贝克尔分享 | 别剪掉孩子的翅膀,还怪他不会飞翔。别剪掉孩子的翅膀, 还怪他不会飞翔。 “Alike” 《相似》 8分钟, 没有一句台词, 这部动画短片却获117个奖项提名, 斩获64项大奖。 没有什么高深的大道理, 讲述的只是父子每天日常。 清晨。 父亲机械地, 给孩子一本一本地装好书包。 小家伙虽然被书包压得差点摔倒, 但是因为可以和爸爸一起去上学, 他看起来还是非常地开心。 出门。 周围是一个灰白色的世界, 压抑的世界。 人们每天奔波忙碌其中, 好像一个个机器人。 在这灰白单调的世界中, 却突然出现了一片“绿洲”: 一个不顾及世人眼光, 全身心沉醉在自己音乐世界的提琴艺人, 在街角优雅地“演出”着。 他特立独行的举止, 一下子吸引了小家伙的注意。 他兴奋地冲到提琴艺人的面前, 认真的模仿着他的姿势, “演奏”起来。 老爸却不为所动, “学校才是你该去的地方。” 小家伙虽然不情愿, 但还是乖乖来到学校。 当他在纸上画下路上见到的提琴艺人, 期待地盼望老师的夸奖时, 老师却指着纸上的ABCD, “这才是你该学习的东西。” 在学校, 孩子们被无差别地教导着。 而在公司的爸爸, 同样也仿佛流水线上的一个零件, 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, 都被磨平棱角, 慢慢褪去原本的颜色。 日复一日, 孩子仍然会对那个 拉着小提琴的追梦人充满好奇。 却被父亲一次次无情拉走, 送往毫无个性的“工厂学校”中。 终于, 小家伙屈服了。 他成功地描摹出了标准的ABCD。 但是同时, 他的个性和创造力, 却被这“成功的教育”无情地抹杀掉了。 他开始变得不快乐。 看着孩子整日的愁眉苦脸。 爸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。 直到有一天无意中看到孩子的作业, 他恍然大悟…… 爸爸灵机一动, 拉着孩子去看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。 没想到, 那个街头曾经的, 独特的风景, 却早已不在。 孩子失望不已。 这时候, 爸爸却做了一件让孩子意想不到的事。 他跳到了“绿洲”上, 动情地“拉起了小提琴”, 丝毫不顾及路人异样的眼光。 这一反常的行为, 却深深的触及了孩子的内心…… 在日复一日的平庸生活中,孩子被无差别教导,父亲也成为公司流水线上的一个零件,只有路边的拉亲人和优美的音乐,成了他们生活中一点绿洲。 我们看着孩子心中艺术的萌芽被“绿洲”催生,在画纸上萌发,却遭到老师与父亲无情地打击。但在影片的最后,我们可以看到,他们依然在孩子的心底顽强地生长着…… 现实生活中,何尝不是如此呢? 很多时候,学校、家庭教育的“成功”,意味着孩子的个性和创造力被无情地完全抹杀。而最爱我们的家人,以“成功”标志对孩子的爱。但他们似乎毫无察觉,自己平日的行为,其实在一点点扼杀孩子的天真和自我感受这个世界的能力。 给孩子一点艺术的滋养吧! 就算做不成钢琴家,画家,舞蹈家…… 长大后,他也可以在平庸的生活中,用音乐、艺术调剂心灵。 好在,短片中的爸爸最终觉醒。就算“绿洲”不再,他也毅然走上去,以身体力行的姿态模仿拉亲人的姿势,用心呵护孩子对艺术的追求和心中对音乐的想往。 “在苍白无力的世界中, 爱就是为自己、为他人, 留有一块自由翱翔的彩色地带。” 对于琴童们来说, 黑白键,就是他们的天空。 能够自由翱翔,未尝不是最美的体验。 走过117年历史的美国贝克尔钢琴, 以她独有的百年积淀, 对制琴技艺的优雅理解, 对优质木材稳定来源的严格把控, 及精湛的前沿工艺和匠人级别的精工细作, 让孩子的艺术体验更完美。 |